2022:应届高校毕业生就业“冲刺”微观察
2022-05-20
更新时间:2022-02-14人气:
来源:新华网
新华社南京2月14日电(记者王珏玢)“元宵”是农历新年第一个月圆夜。在古人遥望月宫千年之后,我国的嫦娥五号将月壤样品带回地球,揭示出更多月球的奥秘。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科普专家整理出一份月亮“土”味百科,让您一边吃汤圆,一边增长月亮“土”知识。
月球“土”发生过什么故事?王科超介绍,1969年到1972年,美国成功实施了多次载人登月任务,共带回约382千克珍贵的月壤和月岩样品。美国曾赠送给中国1克月壤样品,我国科学家用其中的0.5克进行研究。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自远回忆,用这0.5克样品,中国研究小组共发表了14篇论文。以黄豆大小的一点月壤为起点,中国开启了向太阳系星辰大海的挺进。如今,我们从全新的区域取回月壤,供中国乃至世界的科学家研究,这是中国航天史的一个里程碑,也是人类探索和认识月球的重要一步。
利用此次嫦娥五号取回的月壤,我国科学家已经进行了一系列研究。科学家为玄武岩样品“测龄”,将月球地质寿命前推了8至9亿年;科学家估算出样品月幔源区的水含量仅为1至5微克/克,表明月幔非常之“干”。嫦娥五号采集的月壤样品还大大刷新了人类此前对月球火山活动的认知:着陆区可能存在多期火山活动,我们也许需要一个全新的理论框架来解释月球保持地质“长寿”的秘密。